现实版的尼基塔
来源:莲七星钻 | 作者:白眼仁r | 发布时间: 2017-03-21 | 76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[她·在说]在被剧本的精心策划洗脑之前,我的概念里“女性”这个身份好像一直并不占太大的优势。随着从古至今女性身份一再的被物化、标签化,我们的出现就好似是个必须存在的傀儡或工具,总是为了其他而活,也总是有把无形的锁,从古锁到了今。
“尼基塔”是我上学时期特别喜欢的美剧主人公。
之所以爱慕是因为人设是个彪悍到极致的女特工。
她漂亮,要脸蛋有脸蛋,要身材有身材,总可以轻而易举接近目标将其斩杀;
她聪明,有头脑有计谋,策划执行一人揽下,不论任务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妥善解决;
开始我喜欢这姑娘,以为只是剧情跌宕起伏,而她恰好承担了拯救世界的重要角色,圆了我的英雄梦。

  而现在好像回头想想,每每追剧到半夜两三点不睡热血沸腾,居然是因为这剧打破了我潜意识中对“女性”身份常规认识,隐隐埋下一个“女性,其实很强大”的重要战略思想。

  在被剧本的精心策划洗脑之前,我的概念里“女性”这个身份好像一直并不占太大的优势。随着从古至今女性身份一再的被物化、标签化,我们的出现就好似是个必须存在的傀儡或工具,总是为了其他而活,也总是有把无形的锁,从古锁到了今。

  比如作为小女孩:
  俗话老说姑娘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。虽然这样的俗语并没什么错,但大概每个小女孩在成长中,总是或多或少的被背负了责任。人们会潜意识默认小孩子本身也许调皮捣蛋,哭闹癫狂的天性,而这个小孩子一旦被冠上了“小女孩”的名头时,就该乖巧可人,人畜无害。不管性格的差异,不管成长环境、不管年龄大小,而单纯只因性别不同就被指定本身的特质;只要是女孩子,就一定必然是懂事、善解人意的存在。谁也不会去纠结孩子本身究竟会是何种模样。

  比如作为大女孩:
  老话长谈,说的最多的大概就是逼婚。到了一定年龄,大女孩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法就总是作为别人的附属品。最后大多数人愿意去关心的结果,只是女孩有没有“嫁了”这个事实,而并非女孩本身是否愿意或幸福。
  这像是写在人生轨迹里的程序,到了日子就该执行,是责任也是义务。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婚姻不会再给女性冠以夫姓来象征归属,可某种程度上来说,只是步骤少了,意义总是一样的。而其实,如果抛开世俗偏见,选择伴侣本身这件事情是充满乐趣,极具意义的。不论作为女性或男性,我们都可以允许自己细心选择,不受时间约束。

  比如作为妻子:
  一个女性走到这样一个前不着村后不找店的境地需要多大的勇气,旁人一定无法理解。她们心地多善良,爱的同时,要成长改变要接纳理解。可道德依旧会束缚,把天真可爱的女孩子生生放进做饭洗完打扫的磨具里,把一个个各异的姑娘,都变成了一样的媳妇。可在这之前好像也没谁会真的思考,都一样是陌生人堆里相依为命起来的亲人,责任总是俩个人的,最起码家是俩个人的,如同家务这样的事情,总该俩个人一起做。什么女管内男管外的旧一套,该随风散了。

  比如作为母亲:
  女性的伟大身份之一可能莫过于此,可我却无法估计,现如今的世界范围内,有多少女性是被迫成为了“母亲”。
  她们是否只单纯因为爱而孕育生命;又或在怀揣着爱的过程中慢慢的被变成了工具。太多的声音可能会因此来绑架她们,觉得女性这个物种的前半生价值,就是嫁个好丈夫;而后半生的价值就是做个好母亲。更有甚者,认为作为母亲就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,作为母亲就没办法工作而必须看护孩子。可在这些之外,又有谁会看到她也是独立的个体,而个体本身一定是各种存在的基础,莫不可丢失。


  “女性”这个角色本身具有的多元化特性,本来是应该成为这个身份的优加项,可最终究竟是因为什么,偏偏使得这些延展身份逐个被赋予了相对应的枷锁,这实在一探究竟。
  我没能力追溯到远古甚至是生命之初去探寻答案,但要知道的是,世界诞生之时,女性和男性一定都是必然的存在,可能的确相生相克,相爱相杀至今。但万物存在皆是平等。

  我本身以女性视角来表达:作为女性,我们该承认,担负起本身的职责和义务去生活,更自信也自知;而做作为男性,我想你们也该尊重,接纳生命本身的差异,相互取长补短,这样我们共同存在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。

  同时我们也一直希望:你们如我们一同去相信,相信平等一定会践行,相信尊重一定会刻入人心,更相信世界上的每一个女性都会从本心蜕变,成长为现实社会中的“尼基塔”。
美丽自信,大方善良。

关键词:莲七星钻 她在说 现实版的尼基塔 莲七珠宝